2020年12月25日下午,资源与环境学院在海珠校区教学楼503举办2020年学术研讨会,学院新进博士阿丹、陈雪晴、潘晓莹、徐智敏等四位老师作学术报告。资源与环境学院黄礼彬书记、杜建军院长及70多名师生参加本次研讨会,会议由我院陶雪琴副院长主持。
研讨会上,四位老师分别汇报了各自的工作进展。阿丹博士汇报了她最近的研究工作,即针对酚类根系分泌物-烷基酚共代谢系统的微生物降解机理及其分子响应机制。陈雪晴博士汇报了以硼酸盐水溶液为研究对象,深入开展其特征和生物毒性效应的研究情况。潘晓莹博士以“秸秆腐解产物提高红壤抗酸化能力的效果和机理”为题,详细介绍了秸秆腐解产物调控土壤酸化的效果及机理。徐智敏博士则汇报了土壤镉污染修复的两种方法:葡萄糖酸诱导产铁载体在龙葵根际定殖强化镉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赤泥钝化剂通过影响根内有机物代谢和根际土壤团聚体分布降低苋菜镉富集。
四位博士的报告内容丰富、精彩,引起了现场师生的强烈兴趣和热烈讨论,大家纷纷向四位报告人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进行讨论交流。
阿丹、陈雪晴、潘晓莹和徐智敏博士分别作学术报告
杜建军院长作总结发言
研讨会最后,杜建军院长对本次研讨会作了简单的总结,他表示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年度学术研讨会从2008年开始已经连续举办十三届了,其主要目的是为学院老师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使全院师生更好地了解学院各位老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同时为学院师生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因此,希望各位老师和同学认真学习总结今天研讨会的内容,从而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提升自己。另外,杜建军院长还希望学院各位老师,尤其是新进的年轻老师,要向徐智敏博士学习,克服困难,认真静下心来做科研,有条件的利用好条件,没有条件的要想办法创造条件,特别是现在这个时间点,更要借着这个机会,抓紧时间好好谋划,认真把基金本子写一写,争取明年能把国家基金拿下来。
资源与环境学院学术研讨会现场师生合照